【教育学考研】这些知识点你复习到了吗?

发布时间:2018-09-06 12:14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每周四的知识点汇总开始啦!考研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好好复习呢?快看看这些知识点你有没有复习到吧!

01


教科书(熟悉)

 

答题思路:

含义+作用+编写原则

 

参考答案:


教科书也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的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本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各年级教材的衔接性。


02


 

简述校本课程(重点)

 

答题思路:

含义+优缺点

 

参考答案:

含义: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依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本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及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优点:

第一,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第二,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的发展需求。


第三,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且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


缺点:

第一,课程编制的权利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第二,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03



课程设计(重点)

 

答题思路:

含义+基本任务

 

参考答案:

课程设计是拟定一门课程的组成形式和组织结构,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体现为两个方面,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

 

 

04

课程设计的基本方式(熟悉)

 

答题思路:

主要记住三种形式:结果式、体验式、表现式。

 

参考答案:

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一般包括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因此,目标的陈述也有三种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所谓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在设计时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具体、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指向结果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


2、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所谓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里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目标。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指向体验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各种“过程”领域。


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所谓表现性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或者结果是开放的。这种指向表现性的课程目标,主要适用于各种“制作”领域。

 

 

05

研究性学习(重点)

 

答题思路:

含义+特点+本质


参考答案: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以发展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这门课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也不是传统的学科课程,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特点。

第二,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

第三,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其内容选择和组织时应该重视的几个方面。

概括起来,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

第一,教学理念上,它强调学生本位。

第二,教学设计上,它突出问题本位。

第三,教学评价上,它看重过程本位。


06


二、简答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重点)

 

答题思路:

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

1、课程目标方面:

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

改变传统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

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在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实施方面:

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评价方面:

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要从终结性的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课程管理方面:

改变传统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更多考研咨询请联系袁老师

高分微信:17701255223

更多教育学考研交流群:858220878


往期精彩:


【考研经验】那些本科普通二本是怎样考上985的?

【科普】史上北师大考研最全须知!

注意!9月份起,你应该重视政治的复习了

【2019研招】志愿调剂?破格复试?考试违规?你关注的考研问题都在这里!



长按识别二维码

了解考研新风向


powered by 博济中大导航 © 2017 WwW.baojiao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