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黄有斑点?现阶段玉米病虫害?这些知识点速看!

发布时间:2018-07-21 19:41

 

玉米叶片发黄,上面布满斑点,这是怎么回事?近期有读者咨询。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玉米褐斑病引起的。此病可造成玉米减产在10%-20%,严重可达40%。




褐斑病的发生条件


玉米褐斑病的致病菌为玉蜀黍节壶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嫩组织。该菌喜高温和高湿,休眠孢子囊的萌发需要有水滴条件和23~30℃的气温。在7、8月份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时,有利于发病。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生病害,玉米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此病害。



褐斑病的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首先在处于顶部的4~8片叶叶片的尖端发生,病斑初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的白色或黄色小斑点,叶肉褪色为红黄色,许多小斑点通常连接在一起形成横带状大片黄斑;后期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斑块,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造成叶片无法输送营养而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此病可造成玉米减产在10%-20%,严重可达40%。


穗期主要病虫害用药指南


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褐斑病、茎基腐病、瘤黑粉病、纹枯病、大小斑病、玉米蚜、黏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应注意田间调查,及时防治,控制病虫为害,减少损失。


心叶末期也称为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的关键时期,可用颗粒剂撒施心叶,防效较好,可用5%辛硫.三唑磷颗粒剂150--250克/亩、10%二嗪磷颗粒剂400--600克/亩、1.5%辛硫磷颗粒剂500--750克/亩、5%丙硫克百威颗粒剂2--3公斤/亩,拌细土15--20公斤,均匀丢心。



玉米心叶期至抽雄期,在玉米螟、棉铃虫2--3龄幼虫期,也可喷施药剂,可用下列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40毫升/亩、2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亩、48%毒死蜱乳油70--90毫升/亩等,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该期是防治玉米纹枯病的关键时期,田间发现病情及时施药,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可喷下列药剂:40%多菌灵悬浮剂80--100毫升/亩、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亩、23%噻氟菌胺悬浮剂14--25毫升/亩、30%苯醚甲环唑乳油15--30毫升/亩,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该期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锈病、茎基腐病、瘤黑粉病等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应该抓好预防和防治,可以用下列杀菌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


文章来源:农资市场播报

powered by 博济中大导航 © 2017 WwW.baojiao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