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收藏!小学必会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18-08-27 19:46

1数的概念

1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

改写(数的大小不变)

做单位:去掉后面的4 个0 或从个位起数4 位点上小数点,在后面添一个字;用亿 做单位:去掉后面的8 个0 或从个位起数8 位点上小数点,在后面添一个亿字。

>>>>

近似数(数的大小改变)

四舍五人法,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

完全平方数

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整数的完全平方,那麽我们就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也叫做平方数。

性质1: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只能是0,1,4,5,6,9。

性质2:奇数的平方的个位数字为奇数,十位数字为偶数。

性质3:如果完全平方数的十位数字是奇数,则它的个位数字一定是6;反之,如果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是6,则它的十位数字一定是奇数。

2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
数的大小比较
>>>>

比较整数的大小

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

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E 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

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特别说明:有几类不同的数比大小,(例如: 分数、百分数、小数等)都写成小数比较容易比。

4
数的整除
>>>>

整除的意义

整数(被除数)除以整数(除数)(也就是说 0 不能作为除数,因为 0 表示 没有,作为除数没有意义),得数(也就是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能被整除,或者说能整除。同时要注意:除以和除的含义正好相反。比如6 除以3 写作6÷3=2,6 除3 写作3÷6=0.5。

>>>>

能被一些常见数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能被2 整除。

◆个位上是0 或5 的数,都能被5 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 整除。

(能被3 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 整除,但是能被9 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 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能被7 整除: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 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 倍后能被7 整除。

◆能被11整除: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②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③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能被13整除: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

分解质因数

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

>>>>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

余数的妙用

一个数除以多个数,得不同余数

①凑相同,即把余数处理成相同 条件:余数与除数的和相同

②凑相同,即把余数处理成缺的数字相同条件:除数与余数的差相同

5
比和比例
>>>>

比的概念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

比例的概念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按比例分配问题

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

反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

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
正负数

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7
数的奇偶性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

8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把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个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

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来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平均数能够利用所有数据的特征,而且比较好算。中位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情况。

9
九宫格

口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九下一,左七右三

10
数字编码

一个数字编码只能表达一个固定的信息,也就是说数字编码表达的信息应该是唯一的。例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


2计算

1
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和公式
>>>>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只有加、减法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②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③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④如果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运算定律和公式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除法运算性质:(a+b)÷c=a÷c+b÷c

2
解方程

应用等式的性质或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

3
求比值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4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5
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几何图形

1
图形的概念
>>>>

直线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

线段

有两个端点,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其交点叫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

从同一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锐角(小于90 度的角)、直角(等于90 度的角)、钝角(大于90 而小于180 度的角)、平角(等于180 度的角)、周角(等于360 度的角)。

>>>>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在三角形中,任何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2
图形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的周长=πd

圆的面积=πr²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周长×高+底面积×2

圆柱的体积=πr²h

圆锥的体积=πr²h÷3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勾”“股”短的为勾,长的为股)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我国古代数学家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发现。

3
图形的变换概念
>>>>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

平移

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

旋转

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
图形与位置

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

用“上、下、前、后、左、右”表示

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表示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用“方向+距离”表示


4解决问题

1
归一问题

总量÷份数=1 份数量

1 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答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2
归总问题

1 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 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答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3
和差问题

大数:(和+差)÷2

小数=(和一差)÷2

解答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4
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答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5
差倍问题

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答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6
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方法: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7
倍比问题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答方法: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8
平均数问题

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9
行程问题
>>>>

相遇问题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

追及问题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

行船问题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

列车问题

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

火车追及: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

火车相遇: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

>>>>

时钟问题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方法:变通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10
植树问题

线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l

环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方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4

三角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3

面积植树:棵数=面积÷(棵距×行距)

解题方法: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11
盈亏问题

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

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分配差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

解题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12
重叠问题
>>>>

二元容斥

总数=A+B-AB

>>>>

三元容斥

总数=A+B+C-AB-AC-BC+ABC

13
工程问题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题方法: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特别提示:注(排)水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往水池注水或从水池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水的流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就是工作效率。

14
正反比例问题

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解题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15
按比例分配问题

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总份数= 比的前后项之和

解题方法: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16
分数(百分数)问题
>>>>

基本类型

掌握“分数(百分数)”“标准量”“比较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分数(百分数)=比较量÷标准量

标准量=比较量÷分数(百分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商品利润问题

利润=售价-进货价

利润率=(售价-进货价)÷进货价×100

售价=进货价×(1+利润率)

亏损=进货价-售价

亏损率=(进货价-售价)÷进货价×100

解题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

存款利率问题

把钱存入银行是有一定利息的,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存期这三个因素有关。利率一般有年利率和月利率两种。年利率是指存期一年本金所生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数;月利率是指存期一月所生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数。

年(月)利率=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100

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年(月)利率

本利和=本金+利息=本金×[1+年(月)利率×存款年(月)数]

解题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

溶液浓度问题

溶剂(水或其它液体)、溶质、溶液、浓度这几个量的关系。例如,水是一种溶剂,被溶解的东西叫溶质,溶解后的混合物叫溶液。溶质的量在溶液的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叫浓度,也叫百分比浓度。

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

解题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特别说明】

①百分数又叫百分率,百分率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常见的百分率有:

增长率=增长数÷原来基数×100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缺席率=缺席人数÷实有总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100

成活率=成活棵数÷种植总棵数×100

出粉率=面粉重量÷小麦重量×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油料重量×100

废品率=废品数量÷全部产品数量×100

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100

烘干率=烘干后重量÷烘前重量×100

及格率=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

17
“牛吃草”问题

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问题,也叫牛顿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要考虑草边吃边长这个因素。

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

解题方法: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草每天的生长量。

18
鸡兔同笼问题

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

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19
公约公倍问题

需要用公约数、公倍数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公约数、公倍数问题。

绝大多数要用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来解答。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确定题目中要用最大公约数或者最小公倍数,再求出答案。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最常用的是短除法

20
列方程问题

把应用题中的未知数用字母代替,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通过解这个方程而得到应用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就叫做列方程解应用题。 X

方程的等号两边数量相等。

21
看图找关系

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体会图对刻画事物或数之间关系的作用,能分析一些简单的关系。

解题方法:确定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2
方阵问题

将若干人或物依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根据已知条件求总人数或总物数,这类问题就叫做方阵问题。

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空心方阵:总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

内边人数=外边人数-层数×2

3)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总人数=(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解题方法:方阵问题有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方阵的求法是以每边的数自乘;空心方阵的变化较多, 其解答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3
构图布数问题

这是一种数学游戏,也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数学问题。所谓构图,就是设计出一种图形;所谓布数,就是把一定的数字填入图中。构图布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符合所给的条件。

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而定。

解题方法:通常多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五角星等图形方面考虑。按照题意来构图布数,符合题目所给的条件。

24
幻方问题

把个自然数排在正方形的格子中,使各行、各列以及对角线上的各数之和都相等,这样的图叫做 幻方。最简单的幻方是三级幻方: nn

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相等,这个叫做幻和

三级幻方的幻和=45÷3=15

五级幻方的幻和=325÷5=65

解题方法:首先要确定每行、每列以及每条对角线上各数的和(即幻和),其次是确定正中间方格的数, 然后再确定其它方格中的数。


5统计与可能性

1
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中位数:一组数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计算方法: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和÷2

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计算方法: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水平的数据。

计算方法:平均数=总数÷份数

2
统计与概率
>>>>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
可能性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因数倍数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排列组合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盈亏问题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流水行船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环形跑道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容斥原理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逻辑推理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相遇与追及综合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分数裂差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时钟问题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牛吃草问题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浓度问题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工程问题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简单行程问题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经济问题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数论综合专项训练!!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某铁一滨河数学真卷(二)真题及详解!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某爱知中学数学真卷(二)真题及详解!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某工大附中数学真卷(七)真题及详解!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某工大附中数学真卷(二)真题及详解!

2018小升初分班考练习题:某铁一滨河数学真卷(一)真题及详解!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后获得更多信息!

powered by 博济中大导航 © 2017 WwW.baojiaoxs.com